close
用茭白筍製作的泡菜,嚐起來會是什麼滋味?獲得勞委會2011微型企業創業楷模獎的吟詩企業負責人林宥岑,就以這項作品,在中部地區掀起一陣創意料理風潮。「我的個性本來很內向的,」林宥岑說,自己從小便負責家務,守著老家三合院的範圍,不像妹妹們比較活潑外向。入社會後擔任營建公司的會計,以為就這樣一輩子坐辦公桌。不料卻因為921地震,讓她的生命出現了轉折。恰好約當同時,林宥岑任職的公司也結束營業,她考進一家報社擔任業務,因此有了新的經驗,這才發現,原來自己也有「靠一張嘴吃飯」的本事。

搭韓流 熱賣創意泡菜

地震後,埔里家園環境變化很大,重建,是當年最重要的產業主旋律。林宥岑說,從小跟著父親下田種植、採收茭白筍,十分辛苦,父親賺得很少,大都被中間商賺走了。她計畫為家鄉的特產茭白筍找新出路。與擔任廚師的哥哥討論後,認為可以搭「韓流」風,嘗試把茭白筍(美人腿)做成泡菜。於是家人一同研發,從選材到醃製流程的多次試驗,終於製作出獨特的茭白筍泡菜,並取名「一泡紅」打響名號,讓父親辛苦種植的茭白筍增加了數倍收益。「希望埔里茭白筍『一泡而紅』,讓一輩子種茭白筍的父親多賺點錢,也刺激埔里的產業與觀光。」將產品取名「一泡紅」,林宥岑同時體現了體貼父親辛勞與關心地方發展的心意。

從創意料理為起點,林宥岑也不斷思考著「下一步」該怎麼走。事實上,因為茭白筍泡菜廣受歡迎,自家種植的產量已不敷供應,林宥岑轉而向鄰近農家收購,如此一來,社區經濟也就開始改善。接著,她又將老家規劃成休閒農場,提供茭白筍等特色餐點外,並有烹飪、採筍等DIY體驗課程,以及民宿服務等。說到這裡,林宥岑特別提到父親起初一直反對「採筍體驗課程」,老人家怕遊客手腳不俐落,讓作物損失。這時因為周邊叔叔伯伯認同年輕人的想法,才幫忙勸說父親接受這項課程規劃。過去只是單純種田的父親,也因此成為「指導老師」,讓老人家非常高興!

林宥岑規劃著串聯社區,把地方文史導覽融入遊程,目前正著手訓練解說員、收集整理家鄉的文物。甚至庭前那一棵老龍眼樹,也為它準備了祈福的故事和儀式,讓社區文化活起來。由於她和夥伴的努力,民風傳統純樸的社區,最近也籌設了社區發展協會,支援社區整體發展的體制。像是關於埔里茭白筍品質為什麼特別好,它的品種特性、最新應用的光照技術等等,都不是三言兩語能介紹完的,平時就要特別準備。

活化產業鏈 促成社區再生

配合水保局等單位的農村再生計畫,林宥岑也規劃著將社區產業鏈整合起來,促進在地就業。如茭白筍殼可以收集再製成紙張或其他纖維類的文創產品,目前已經少量外銷到日本市場。

另一方面,考量人口高齡化,鄉村地區尤其嚴重,社區營造的行政或課程工作,正好也讓平日「沒事做」的老年人獲得充實利用時間的機會,為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自信和成就感。

林宥岑回憶,年幼時交通不便,老家離埔里市區很遠,上學、就醫都不方便,幼年時每到生病,免不了要喝一些村口關公廟的符水來治病。沒想到,因為自己創業,現在卻能因此間接帶動社區整體發展。她兒時的夢想,就是希望家園保有樸實的風貌,但又能享有現代便利的生活品質,如今家園已經成為美麗的生態民宿,夢想已接近完全實現。

回顧創業歷程,林宥岑認為「堅持」和「耐性」最重要。當然,廣結善緣、尋求支助也是必須,除了親友力量外,勞委會、青輔會、縣市政府與鄉鎮公所,以及大學創業社團或一般創業協會等,都有專案資源,要懂得去爭取。像茭白筍泡菜的故事,就入選青輔會的《青春練習曲》節目,而廣為流傳。林宥岑並指出,應該多多爭取參展曝光的機會,多交朋友、多爭取助力,人脈和機會才能蓬勃發展,「越動,越有力。」她肯定地說。

林宥岑 小檔案:

現職:吟詩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

學歷:國立暨南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(EMBA)

經歷:台灣茭白筍推廣協會理事、埔里鎮一新社區發展協會財務長

座右銘:活到老,學到老,堅持夢想

給準備創業者的一句話:多元的學習,讓能力提升。

連結http://ideas.org.tw/magazine_article.php?f=22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吟詩綠曲休閒園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